“历”兵秣马,研经铸“史” | 梅山高中进行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研讨
作者:胡凯 发布时间:2024/5/21 22:25:01 点击数:291
不渴掘井,未雨绸缪,为高质量融入江苏教育,无缝隙对接江苏高考,学校提前进行布局,引导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进行研究。5月21日上午,南京市梅山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召开“江苏高考历史卷研讨会”,研讨在江苏高考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教研组的六位教师立足于教学经验和教学领悟,从模式、重难点、考试题型、试卷特征、能力要求、特色题型和变化趋势等不同方面,对江苏历史试卷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后面江苏教材历史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所提建议接底气,可操性强,很有实践价值。老师们准备充分,思维严谨,言之有据,所以教研氛围浓厚,现场气氛热烈。
徐瑶老师主要从考试模式、试卷特征、变化趋势等方面分析了苏沪两地高考历史卷的区别,相较于上海试题的灵活、开放,徐老师认为江苏具有规律性的试题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针对江苏高考知识覆盖范围广、材料多的特点,朱亚萍老师建议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课后训练,要重视学生完整严密的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材料的研读和概括分析,提升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魏红老师以近三年的江苏历史真题为抓手,从“历史解释·史料研读”、“家国情怀·价值传递”等方面,分解剖析了江苏历史学科考察的重难点和特色题型,并探究如何运用于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董丰静老师对比苏沪高考历史试卷:上海卷以主题式大题、历史发展大势把握,史料价值鉴别为特色,考查形式灵活;江苏卷则重文献史料的解读、文本阅读量提升等,题型相对稳定。但是,二者相互借鉴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翟羽佳老师强调江苏卷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更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水平。题型上,上海卷更开放灵活,注重考查核心知识的领悟;江苏卷形式稳定,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和历史学习方法的运用。
刘艳老师认为江苏卷覆盖面广,关注细节,建议未来的历史教学要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同时,江苏卷学术化和语文化特点明显,建议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清晰解读和分析史料,还要能转化为流畅清晰,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
听取发言后,政史地教研组长、政治老师胡凯表示:政治和历史虽然是不同的学科,但他在研究江苏高考试卷后发现,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同事们的发言对他很有启发。此外他要求老师们在深入研究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同时,还要注重运用于教学实践,同时多与南京的兄弟学校交流,了解他们的日常教学的组织和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导处周洪庚主任随后进行总结。周老师说,研究高考试卷是老师教研的主要内容,是着眼于未来高考,立足于日常教学的基础,老师们的准备充分,研究扎实,发言精彩。历史学科一直是我校的优势学科,历史老师们既要坚持学科自信,也要开拓创新。希望老师们继续坚持试卷研究,并注重把研究的结果带到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分管教学的展勇副校长最后发言。在肯定与会老师发言的同时,展勇老师要求历史学科积极推进以老带新,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也希望在座老师把握学校教育转型、建设强势学科的机遇,加强个人职业规划,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展勇老师强调:经历就是成长,反思就是成熟,遇见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希望老师们勤于耕耘,善于反思,勇于改变,不断提升自我,从而遇见最好的自己,成长为优师、名师。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24年首届江苏学籍新生,主动提前适应全国教材,梅山高中将在之前语文、英语、物理等学科开展江苏卷高考试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各类江苏教材、江苏教法、江苏高考的研讨,主动参加雨花台区、南京市的教研活动,帮助老师们更快更好更无违和感地融入江苏教育。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学校教育转型为契机,梅山高中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教师主动适应江苏教育,精研细磨,深耕课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相信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有联盟学校的大力支持,有各类专家的无私帮助,梅山高中的老师定会在雨花教育的春涧中时时啼鸣,为南京教育作出新的贡献。